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标题:
汉能李河君访谈:BIPV是"一药医三病"良方
[打印本页]
作者:
光谷子
时间:
2012-3-17 18:53
标题:
汉能李河君访谈:BIPV是"一药医三病"良方
20120314163956001.jpg
(25.86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附件
2012-3-17 18:53 上传
李河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2年被中宣部、全国工商联、统战部推举为“非公经济十大典型人物”之一。
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是"一药医三病"良方
--全国政协委员李河君访谈录
■精彩话语:
●对于太阳能行业本身,经过市场的洗礼,一些拥有技术和规模,有更好成长性的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
●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是调整产业机构,促进转型升级的机遇。若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税费减免和强制性应用规定,必将切实起到拉内需、调结构、促减排的作用。
●现在大部分是地面电站,少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将来会反过来,少量是地面电站,大量是BIPV电站。最后达到老百姓家家装电站。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政府工作报告中“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的提法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的今天,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无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在太阳能领域,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的日益兴起代表着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前景如何?现在在推广中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推进?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李河君委员,与他探讨太阳能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太阳能行业进入调整期
记者: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草案中总理提到了要“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您对此如何理解?您觉得应该如何应对现在被认为的“太阳能产业过剩”的局面?
李河君:这个问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7日已经回答过了,他在小组讨论中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主要是针对光伏 玻璃、风电等设备制造业来说的,并不是说国内太阳能和风电的应用会减速,相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加速。我的观点相同。
太阳能产业中 各项技术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等。目前提到的“过剩”,主要是指单晶硅、多晶硅过剩。这是由于之前大家看到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都希望可以搭上这辆顺风车。由于晶体硅电池起始投资较少,四五千万元就可以建成,大家都纷纷涌入到这个市场之中,一大批项目上马,产能过剩就自然而然出现 了。
但是对于太阳能行业本身而言,自身的结构和技术也在调整之中。经过市场的洗礼,一些拥有技术和规模,有更好成长性的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 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晶硅电池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以下简称薄膜太阳能电池)。整个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2020年BIPV或可替代30%左右用电需求
记者:据我所知,今年全国工商联提呈了一份团体提案,题为《关于大规模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也是全国工商联本年度唯一一份涉及新能源 的提案,这说明了整个行业对此的重视和现状的紧迫性。作为新能源商会的会长,您如何解读这份提案?目前BIPV领域市场潜力有多大?大规模的推广对中国而 言有什么意义?
李河君:BIPV领域市场潜力巨大。据测算,全国现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物一体化潜在的市场装机容量,到2020年约10亿千瓦左右,
推广BIPV产业有这么几个重大的意义:首先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因为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从原材料到成品,直至最后的安装应用,是 典型的工业化过程,尤其是拥有自主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涵盖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产业领域。这是一个作为实体经济且以技术为 导向的行业,奠定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实基础。把以低附加值、贴牌制造、粗加工、高耗能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提升到高附加值、自有技术、深加工、低排放的新型产 业。
第二点可以大力促进节能减排。据我们测算,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建筑一体化的大规模应用可替代全社会30%左右的年用电需求(以 2010年为标准),其中,10%来自工业用电需求,12%来自社会居民用电需求,剩余10%为第三产业用电需求。近10亿千瓦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的潜 在二氧化碳减排量每年约13亿吨,约相当于我国年排放总量的20%(年排放总量按60亿吨计)。
同时每年所带动的数万亿元的总产出又保证了国民经济以可持续的方式增长,有助于跳出“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变投资为消费 12万亿潜在市场规模孕育新发展
记者:近年来,您一直在强调新能源行业是“变投资为消费”的行业,这怎么理解?
李河君: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即出口、投资、消费。但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
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中产阶层尚在成长之中。因此,今后几年内居民消费的突破性增长是不现实的,国民经济发展一直缺乏拉动内需的原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动新能源建筑一体化产业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不仅大大优化了目前电力供应结构,随着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的全方位巨大优势的逐渐凸显,更能使新能源成为国民生产和老百姓生活的必须,从而实现以消费的形式拉动内需,且效果非常可观。
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市场潜在规模约达12万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BIPV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是居民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必须,必将成为强力、持久拉动内需的原动力之一。
记者:12万亿元的潜在市场规模的确让人很振奋。那具体到发电成本方面是什么情况?
李河君:BIPV是以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高科技能源的重要应用之一。根据目前我国业内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BIPV已经突破了弱光发电等技术瓶颈,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早已具备了稳定上网的条件。
如果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强制助推该行业发展,BIPV的度电成本可达到0.5元人民币左右,光照条件好的地区甚至不足0.5元人民币,可 以在不占用财政一分钱拨款的情况下实现平价上网。这无疑将是一场能源革命,实现新能源产业的最终战略目标——平价上网。
呼唤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记者:在BIPV的推广中,目前最主要瓶颈是什么?您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有何建议?
李河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的认知度和能源利用观念的转变问题。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同时需要各有关产业和部门的协同作战。它又是一个新事物,需要采取先试点、示范,然后推广的做法。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省市有薄膜光伏企业落户,发展态势较好,有的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鼓励。因此,可以在光伏企业及光伏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省市,采取特殊的扶植政策,先把一批优势企业发展起来,起到示范作用后,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为此,我们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方积极加以应用。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采取先试点后大范围推广的做法,对已建和在建的工商业及居民建 筑,凡是经过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改造的,分别作出较大力度的契税、房产税等相关税费的减征和免征政策,并将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改造作为新建建筑审批的先决条 件,鼓励自发自用和上网,与电网实行净电量结算。
此外,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主体作用方面,以信贷优先、利率优惠等政策,鼓励支持BIPV生产企业。
就像之前所说,若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税费减免和强制性应用规定,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必将切实起到拉内需、调结构、促减排的作用。
记者:您觉得这样的建议在政策上的可行性如何?
李河君:作为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我们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整个商会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这个提案也是被我们充分论证过的。
关于可行性,作为实际进行项目推广的企业,我们很看好这项建议的可操作性。如果我们要求国家补贴,从税收中往外拿钱,可能困难较大;但是减免一点税收,少收点,还是相对容易点的。
记者:改造成本贵吗?老百姓会不会不愿意装?现在是否有示范项目?
李河君:我可以给你说一下回报率,比如每户老百姓,按两千瓦来算,投入两万块钱,如果国家把契税免了,即便是免一半的契税,七八年发电完全可以收回成 本,太阳能电池的寿命是25年,此后再发电的话就是净收益。尤其对于农村而言,太阳能发电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用远距离传输,一个家庭买一个两三千瓦的储能器 就可以实现用电自给。农村老百姓的屋顶电量发出来的比自己要用的多出好几倍来,今后可以将多余的电供给国家电网。
我们会在北京的办公楼的外立面都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实现办公电力自给自足,今年7、8月份就可以完成。同时,在全国我们有7个示范基地,覆盖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厂房,还有远离城市的农村、牧区。
太阳能的发电成本比我们想象得低很多。如果国家能够给一些房屋购置契税等优惠,发电成本基本就可以实现平价上网。现在大部分是地面电站,少量BIPV电站,将来会反过来,少量是地面电站,大量是BIPV电站。最后达到老百姓家家装电站。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由于产业的调整,市场需求非常大,其实太阳能本身需求量年年都以40%—50%增长。与此同时,太阳能产业本身在调整,转化率更高的产品会上来。我们对太阳能行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欢迎光临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www.kinkbo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