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标题: 光伏业探底回升:赛维LDK仍巨亏21亿 [打印本页]

作者: apple    时间: 2013-9-6 08:05
标题: 光伏业探底回升:赛维LDK仍巨亏21亿
  经历了产能过剩泥潭、欧美“双反”棒杀后,久历寒冬的光伏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暖意。

  在9月4日的美股交易当中,中概股的光伏类股票表现极为出色,韩华新能源大涨15.86%,昱辉阳光大涨14.88%,英利新能源收高9.07%,天合光能收涨8.95%。

  受此刺激,今日A股上市的光伏概念股也有出色的表现,截至发稿,精功科技、瑞丰观点强势涨停,成为领涨光伏股的龙头,洲明科技、拓日新能、亿晶光电、*ST超日等股均有大幅上涨的表现。


图:光伏板块9月5日股价


  光伏业是否在探底回升?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各有什么表现?

  A股光伏板块36家上市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整体实现净利润约1220.8万元。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这一数据分别为亏损5亿元和708.8万元。据观察,除陷入重组困境、开工不足的赛维LDK外,各大光伏企业的毛利率均大幅提高。晶科能源已达到18.3%,这让其自201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扭亏,成为唯一单季度盈利的企业;而天合光能和和阿特斯在财报后的分析师会议上均预期第四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正利润。

  赛维LDK二季度财报显示,亏损约为10.2亿元,加上一季度亏损的11亿元,赛维LDK上半年仍巨亏21亿。


光伏告别寒冬


  中下游企业回暖

  从2011年开始延续至今的光伏寒冬,终于有了回暖的迹象。在美上市的各主要中概光伏企业都已经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光伏产业最艰难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行业拐点已经浮现。

  近日,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相继公布了2013年半年报,整体盈利能力大幅回升。以光伏制造企业亿晶光电为例,公司上半年营收11.86亿元,同比增长4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04万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亏损2.79亿元。另外一家投资了电站项目的向日葵(6.040, 0.05, 0.83%),尽管上半年收入为5.17亿元,同比下降15.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升了117.5%,接近3000万元。

  以光伏逆变器为主业的阳光电源(22.870, 0.61, 2.74%)则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根据其半年报显示,1~6月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99.59%;实现净利润5391.29万元,同比增长19.53%。

  港股上市公司汉能太阳能上半年毛利大增。根据其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截止6月汉能太阳能收入20.8亿元,按年增加27%;毛利16.75亿元,上升52.6%,纯利则增长86.8%至14.42亿元。

  鉴于国内多数光伏企业还有其他业务支撑,仅以此断定光伏回暖并不足以让人信服,不过通过梳理在美上市的一线光伏公司二季度财报,回暖之说有了更多的数据佐证。

  中概光伏企业自5月底以来,韩华新能源股价累计上涨110%,晶科能源累计上涨112%,昱辉阳光自7月初以来股价已飙涨156%。

  据21世纪网统计,除去正在破产重组的尚德,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昱辉阳光等光伏企业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和毛利率均出现显著提升。

  其中英利二季度出货量环比一季度大增23.6%,打破光伏制造商历年纪录,占全球市场份额近10%;昱辉阳光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0.8%,单季发货量达到惊人的849MW;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发货量同比增幅则超过50%。

  毛利率的提升让这些光伏企业的亏损大幅收窄,动辄巨亏数十亿的场景过往。

  其中,英利今年第二季度亏损约3.2亿元,天合光能亏损约2.08亿元;赛维LDK亏损约10.2亿元。而上述三家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分别亏损5.7亿元、5.8亿元、16.0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6.1亿元、4亿元、11.7亿元。


光伏相关上市公司亏损减少


  上游仍深寒

  不过,以上这些企业大都为中游的制造企业和下游的电站投资企业,处于行业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和设备提供商则依然处境艰难。

  受国外多晶硅企业低价销售的策略影响,自2012年来绝大部分的国内多晶硅厂商已经停产。而7月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的初裁结果则让这些企业倍感失望。

  7月18日,再立案调查一年,初裁三次延后,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的重锤终于落下。当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公布对来自美国和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

  在决定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只被征收2.4%的反倾销税,由于当时正处于对欧盟“双反”抗辩的关键时刻,因此对欧盟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初裁决定并没有同时公布。

  这一结果,不仅让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不敢贸然复产,甚至让这些身背多晶硅概念的上市企业加速剥离旗下的多晶硅产业。

  江苏阳光在巨亏15亿之后已宣布退出多晶硅产业;航天机电早在今年1月就已把多晶硅项目剥离了;因多晶硅合营公司天威硅业贷款逾期,天威保变和岷江水电正被贷款银行催债;川投能源一直想把目前公司盈利能力不强的多晶硅资产置换或者剥离出去;鄂尔多斯投资近30亿的多晶硅项目已停摆;特变电工新建成的1.2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今年几度想复产但都未成行;乐山电力旗下的多晶硅项目仍在技改,何时复产仍未确定。

  根据硅业分会研报,2013年上半年已投产多晶硅企业43家,其中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

  受制于多晶硅产业的颓势,企业新增设备扩产的意愿很低,都趋向于做设备的高效改造,对于单晶炉和多晶铸锭炉等设备的需求几乎停滞。

  精功科技201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1.13亿元新增订单中仅有908万元已交货。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合同金额高达8.19亿元。

  同时,据21世纪网调查了解,上半年国际一家知名的设备品牌在国内低价抛售炉子,价格只有巅峰期的两成左右。

  这都让光伏设备制造商的业绩备受考验。

  2013年上半年,精功科技、晶盛机电(15.990, 1.01, 6.74%)、京运通(7.18, 0.38, 5.59%)等几家光伏设备厂商营收与净利都出现了大幅大降。其中,精功科技营业收入3.6亿元,下降21.55%,亏损5317万元,同比下滑618.48%;晶盛机电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63.68%,净利润2607.4万元,同比下降78.27%;京运通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下滑4.21%,净利润1248.9万元,下滑48.73%。

  受益国内市场开启

  虽然行业上下游的业绩出现了分化,但整体而言,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逆转,回暖已成业内共识。

  对于回暖的原因,企业大多归功于日渐开启的国内市场。

  2011年以来,由于光伏行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加上美国和欧盟先后对我国进行“双反”制裁,整个行业一片哀鸿,两家最大的企业都陷入破产重组困境。

  政府不得不出台扶持政策以开启国内市场,2013年以来,政策力度逐步加大。继7月的光伏“国八条”之后;8月末,国家发改委连发两大文件,明确了光伏电站的电价补贴细则。

  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2015年,我国将年均新增装机量10GW左右,到2015年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较去年规划的20GW大幅提升。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两大文件,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的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过这两项通知,明确了国家对光伏行业的三项扶持政策:新的地面电站三类电价补贴,分别根据光资源优劣分为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0.42元/度;可再生能源附加从8厘涨到1分5。

  由于两项政策都高于市场预期,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2013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可达8.5GW,较之2012年的4.5GW增长近九成,而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或可达到10GW以上。

  企业早已嗅到商机,开始大肆布局国内市场。

  以亿晶光电为例,其营业收入增长四成主要系国内销量大幅增加所致。报告期内,亿晶光电对国内销售产品的营业额同比上升了456.04%,而对国外的销售金额则下降了6.59%。

  对于那些过去产品主要出口的一线大厂来讲,中国市场成了他们新的战场。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已成为天合光能最大的市场,总营收占比高达27%,赛维LDK今年第二季度的中国市场份额占比也已达48%。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认为,国内光伏制造企业逐渐将重心转向内销,内销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假设2013年至2014年国内电池片产量维持20GW左右的产量,分布式示范项目启动后,2013年至2014年国内需求将分别消纳37.5%和50%的产量。

  与此同时,组件价格今年上半年也已经止跌回升。据了解,目前国内光伏组件的价格为56-58美分/瓦,下半年预计会上升至68-70美分/瓦。

  警惕电站过剩

  每一次的行业低潮,光伏企业都会想到电站。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国内光伏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改变,由中游组件制造商延伸至下游电站开发商。

  7月出台的光伏“国八条”和8月的电价补贴政策,更加重了这种趋势,引爆了新一轮光伏电站投资热潮。

  8月以来,已有多家光伏企业公布了大手笔的电站项目。

  央企中“五大四小”发电企业获得了近300亿元光伏独立供电建设项目大单,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中航工业集团也拿下了2.9GW的光伏电站大单。

  作为已位居全球组件企业龙头老大的英利,亦开始加码在电站领域的投资,其已在河南安阳、湖北黄石、云南曲靖、红河等地协议建设近4GW的光伏发电项目。

  不仅如此,据英利集团副总裁王刚在一次光伏电站研讨会上透露,英利集团的远期计划是:2013年到2017年在国内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累计装机15-17GW,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2-3GW。

  光伏新贵顺风光电在电站领域的投资同样疯狂。

  7月以来,顺风光电在市场上广收光伏电站项目公司。仅仅1个多月的时间,就并购了17家公司,共计800MW的光伏电站项目。

  9月2日,顺风光电再次公告,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第四师订立合作协议,将投资160亿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年产能为1.5GW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

  据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网,目前国内已建成待售的光伏电站规模或已超过3GW,而按照这样的投资速度和规模,很快国内的光伏电站就将步组件的后尘,陷入产能过剩泥潭。

  来自:21世纪网




欢迎光临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www.kinkbo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