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观察] 2013光伏行业逐步复苏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达到全球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1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4日,NPD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Michael Barker分析2012年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并从供需角度探讨未来一年市场机会。2012年为光伏行业最艰难的年份之一,事实上在过去的18个月内,市场对于光伏行业增长预期摇摆不定。2011年底,一些企业担忧2012年的终端市场需求会像2011年一样下滑,从而放大了2012年行业的挑战。好消息是2012年全球光伏需求并没有下滑,但也没有增长到能够大幅扭转供需失衡局面,且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以推动需求(尤其是新兴市场需求)大幅上升的期待也没有实现。

       2012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与策略。在2012年之前,大多数厂商只专注于制造,通过与上游的垂直整合来成为最佳供货商,或通过市场渠道建设来提升品牌认可度;而现在,企业战略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项目开发,从而提高毛利率或者保证自产组件的出货。中国市场的崛起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战略转变,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挑战与潜在的回报。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是新兴市场将会有可观的成长,终端市场的需求将拓展到更多的国家,从而帮助降低优惠政策变化引起的需求衰退风险。许多在2012年开始的贸易争端调查将会在2013年最终结束,很可能会显着地改变光伏行业的供应链格局。为此,光伏企业自2012年开始谋划各种不同的企业战略和公司活动,多数是防御性的,以创造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在2013年及以后生存下来。虽然这些过程是痛苦的,并且要面对各种挑战,但是在未来几年里新的机会还是有望浮现出来。

       一线厂商向下游发展

       在过去两年里不断下跌的销售价格严重地影响了各种类型的厂商,并导致一部分厂商向下游寻求新的利润。图一所展示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向项目开发转型具有吸引力,以及商业模式发生改变的时间。自2011年起,季度组件毛利率的持续导致很多公司开始关注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后在2012年进行战略转型,即单纯制造的厂商开始进入下游项目环节。

       在2012年,几乎所有的中国一线厂商不同程度地开始进入项目开发领域。大部分厂商所介入的项目开发的规模目前还比较小,通常只有几百兆瓦,已经确认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较低。但也有一些厂商正在更加积极地转型,并计划在2013年将下游项目收入提升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部分业内人士将这种向下游转型的举措看作是许多苦苦奋斗的企业取长补短之举,然而任何向新商业模式的转型都是有风险的,无论一个企业在制造业中多么有效率,都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项目开发领域取得成功。

       在项目开发中一个最主要的挑战是建立可靠又有效率的运作机制,这未必能从制造业背景中直接转化过来的。对项目所处市场、政策和法规的深入了解是至关重要的,任何错误都会造成影响,小到项目延期,大到合同取消。这还给业绩指导和财务表现带来另一个挑战,因为仅仅几个星期的项目延期都会造成收入不能确认并进入相应的季度报表,使得项目储备和生产制造之间的平衡变得更加困难。同时还造成与原先客户的直接竞争的可能,从而危及原有的供应关系。

       此外,许多向下游的转型都来自中国市场的启动。这存在一种风险,因为中国市场目前仍然高度依赖政策驱动,只有来自中国政府的持续不断的支持才能维持快速的增长。值得感谢的是,不断上调的光伏装机目标和覆盖不同客户细分市场的各种优惠政策表明这种支持正在增强。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惠及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只有兼具实力和关系的企业才能从市场的增长中获利。同时,如此众多一线厂商的进入造成下游行业一个类似上游的局面,即增长的产能和加剧的竞争集中在一个细分市场,导致价格下降到毛利率无法维持两位数的水平。

       中国的崛起

       中国市场的崛起主要是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这样一个事实可能并不令人吃惊,但这可能造成供应渠道上的多种改变。

   如前所述,中国企业主导着中国下游需求的增长。然而,考虑到中国市场从一月到十二月的不同阶段的需求的时候,这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一般来说,当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集中在某一个季度时,可能导致上游厂商供给的不平衡。以前,全球光伏市场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下半年,因为在欧洲每年年初的补贴削减会导致四季度需求的上升以及开发商抢装。这一模式在2012年仍然存在,然而如图二所示,主要是受到中国市场在下半年特别是2012年四季度增长的影响。



       新兴市场平稳增长

       中国市场在2012年崛起并成为全球光伏的领先市场之一,但是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没有那么引人注目。预计在2013年这些新兴市场将会持续成长,但是还不足以弥补发达国家市场减速带来的需求缺口。2012年新兴市场需求占到了全球总需求的6%,2013年预计将平稳增长两个百分点达到8%。

       新兴市场通常因为引人注目的增长率而被人讨论,但是这类增长率往往是因为历史安装量很低。这类市场当然受到快速下降的系统安装成本的刺激,但是还不太可能增长到中国的市场规模,因为其中很多国家才刚刚开始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并允许光伏并网。另一方面,中国光伏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是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也期望能够支持本国光伏制造业。

       其他新兴市场也提出在本国发展光伏能够扶持当地垂直整合的生产供应链,产品可以满足本国市场的大多数需求,而刺激政策也和这些投资紧密相连。然而,大多数的规划此时只是假想,不太可能在2013年实现。首先,光伏行业已经处在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产能在2013年不太可能大幅上升。其次,供过于求的局面持续造成整个光伏供应链上的价格快速下降。最后,如果是为了真实的“提供就业机会”,切入下游项目活动更为简单,因为它们通常更加劳动力密集,也不需要建设或者运营工厂。

       当然,由于大部分地区的市场仍然在增长,一些本地化的组件制造业将会继续存在。其中一些有可能凭借当地的补贴或者本国的有偏向性的法规得以运营,其他有可能和积极的追求终端市场需求增长的或者进入该区域市场(如欧盟)的一线国际公司合作。

       无论如何,所有的厂商现在都必须与更低的价格和成本结构竞争。贸易调查的结果将会如何影响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仍需持续观察。

       贸易争端

       在2012年发起了多项光伏产品贸易调查,并可能全面冲击2013年光伏市场。2012年12月底,至少在三个主要市场中还有正在进行的贸易调查:中国,印度和欧洲。美国发起的贸易调查在2012年11月最终定案,对采用中国生产的晶硅电池的光伏产品征收关税。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了关于欧盟和日本反对安大略政府在补贴政策中加入本土化限制这一案件的终裁。

       美国的案件裁决造成的破坏比最初担心的小一些,因为受到影响的一线厂商可以快速的调整供货渠道,以免受到已经实施的关税征收的影响。至于安大略案件的结果仍然不明朗,因为加拿大政府表示将对决议上诉,这将延长最终结果至少一年以上。

       在2013年裁定的调查有可能对光伏行业产生更大程度的影响。欧盟双反的案件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不仅包括了中国生产的晶硅电池(如同美国的案件),而且包括了中国生产的晶硅硅片和组件,后两者绝大多数都在中国生产。根据裁决结果的不同,为了维持市场进入的能力,供应链的运营将有可能发生显着的变化。

       尽管目前评述裁定的结果还为时尚早,但许多一线厂商已经开始考虑防御性收购或者与欧洲厂商合作以维持市场进入的能力。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可能是很多小规模厂商在欧洲维持生存之道。无论案件裁决的结果如何,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已经存在并将在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继续产生。

       总结

       在过去光伏行业经常力争更高的增长率(年度增长率在25% -150%),增长率开始进入一个更加稳定的轨道应当看作一个正面的发展。受到系统价格下降的刺激,增长率在减少了对少数几个国家政策制定者的依赖。事实上,如果光伏需求的增长率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季度节奏和稳定的年度增长,将可以让光伏行业逐渐恢复到一个理性的产能产量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的和企业层面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并将在2013年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整个行业必须在一系列严重影响光伏供应链的贸易争端中小心前进。在公司层面,进入项目开发领域的公司将被迫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商业模式,同时还要承受较低的平均销售价格和利润水平。

       总的来说,2013年看上去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是如果运转得当,整个行业可能开始复苏。随着需求开始稳定,制造商将有机会合理计划生产;。此外随着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退出行业,供过于求的程度将开始减轻,从而延缓平均销售价格的下降。未来的12个月将非常关键,决定了何时出现真实的复苏、稳定增长的需求动能和可预测的运营管理。

       来自:PV-Tec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5-1-11 04:28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