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苗连生已经钦点了以英利集团总经理王向东为首的5名高管作为英利的“特别行动小组”他笑称为“一拖四”模式。而为了能够顺利交班,苗为此制定了一项详细的选拨计划。
苗连生从2010年7月份开始计划接班人的问题。“我会暂时退居幕后,就像看戏一样,让他们自己去管理。我允许他们犯错,有时候犯了错,才会知道疼,但大的风险我会控制好。”苗连生说。
这种放权的时间将会维持到2013年。然后,苗连生将收回五位高管的所有权力,改由自己亲自管理。这一年,“未来接班人”将退居幕后,在旁看苗连生如何管理英利,并从中汲取经验。
在英利内部,员工们都知道英利还有个“小苗总”,这个人就是苗连生的女儿苗青,现任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总监。
苗连生坦言,苗青不是接班人,英利不是家族企业。苗连生钦点了以英利集团总经理王向东为首、包括英利绿色能源首席财务官李宗炜、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副总裁熊景峰、副总裁郑小强在内的五名高管作为特别行动小组成员,全面打理公司事务。
苗连生内心并没有固定人选。“你现在问我接班的是谁,我也不知道。”为了遴选未来的接班人,苗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考察计划。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苗连生已逐渐不再过问这几位高管的具体工作。
这五名高管中,王向东年龄最大,自2001年以来一直跟随苗连生“打天下”。王向东现任英利绿色能源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在2001年加入英利之前,他先后担任保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保定煤业公司和保定市污水处理厂总会计师。王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大学,并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
王向东(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保守派 资格老 死嗑“晶硅”技术
晶体硅光伏技术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薄膜电池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并且寿命短。因此,“英利集团十年内不想做薄膜。”王向东称。
英利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其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国内的薄膜光伏生产企业都处于困境之中。无锡尚德2005年就曾计划上薄膜光伏生产线,但时至今日并没有太大进展。尚德是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光伏企业。
此外,包括赛维LDK、天威英利、汉能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都拥有或者正在建设薄膜生产线。但记者获悉,这些企业的薄膜扩张计划均受阻。
2008年之前,多晶硅价格持续暴涨,最高曾上探到每公斤500美元。这样的价格让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承受了过大的成本压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不少光伏企业开始瞄向了薄膜电池技术。薄膜电池基本上分为非/微晶硅薄膜电池、CIGS薄膜电池和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三种。这种技术的一个优势是其发电成本比晶硅电池更低,但设备投入过高。
世界排名第一的光伏企业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依靠其尖端的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设备和技术从而成为薄膜电池领域的代表。
但国内的薄膜技术却还处于发展阶段。王向东说,碲化镉薄膜电池技术也有其劣势,首先,碲是一种稀有元素,很难获取;其次,镉则是一种拥有剧毒的元素,在许多国家发展受到限制。
即使在全球,2009年,晶硅电池的产量达到8900兆瓦,但薄膜只有1600兆瓦,仅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15.2%。
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价格开始暴跌,从最高的每公斤500美元左右,跌倒谷底的30美元左右,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在每公斤60美元左右。
多晶硅价格的暴跌,一方面让晶硅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另外一方面也让薄膜技术的优势不再。此外,薄膜电池的寿命也只有晶硅电池的一半,并且光电转换率不如晶硅电池,这使得薄膜电池的市场认知度不足。
熊景峰和郑小强则是苗一手带起来的。“2000年来公司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刚毕业的学生。”苗连生说。
熊景峰先生现任英利绿色能源技术副总裁。自2000年加入英利起,他先后担任车间主任、质检部经理、技术部经理、系统安装部经理以及主管工程师。在加入英利的11年期间,他通过启动和领导一系列的研发项目,使公司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线在提高成品率和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熊先生曾就读于河北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
熊景峰(副总裁 ):典型技术派 “熊猫计划”的缔造者
N形硅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线路,犹如五线谱上的一个华美的音符,汇聚成一首“凝固的交响乐”,而这首交响乐的指挥家就是英利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36岁的熊景峰。
这位土生土长、经过长期实践、与企业共同成长、英利自己培养出来的光伏电池专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只有通过这“凝固的音乐”,才能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原来如此绚丽、浪漫和辽阔。
2009年2月的一天,在荷兰的一座小镇上,当熊景峰面对荷兰国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负责人托夫曼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世界上还有转化率如此高的光伏电池啊?他不断向东道主表达真诚的敬意,同时又感到脸上发烫,中国何时才能拥有转化率接近20%的高效光伏电池啊?
熊景峰没有想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得这样快,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竟然是在自己的手上完成的。当他将要与荷兰ECN研究所、TEMPRESS设备制造公司合作研制单晶高效光伏电池的设想汇报给苗连生时,苗连生目光炯炯地盯着他问:“你有几成把握?”熊景峰回答:“四成。”他有意说的低一点,因为他深知苗总的一个习惯,在创新中苗总更喜欢挑战。通常,有50%把握他鼓励你去做,有80%把握时一准会被枪毙。没有风险谈何创新?熊景峰的“小九九”果然奏效,苗连生说:“大胆干吧,成功算你的,失败了算我的。”
这项引领世界太阳能技术的科研计划,日后被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钟爱中国元素的苗连生命名为“熊猫计划”。
为实施这一“摘取皇冠之顶明珠”的计划,必须关闭一条25兆瓦的多晶硅生产线,改造升级专门用于科研。为此每天就要少生产2.6万片电池片,付出每天损失120万元的沉痛代价。班子里有人不情愿,苗连生充满“霸气”沉下脸说:“这是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谁再反对就让他一口气做200个俯卧撑!”
郑小强(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将才大用 受用于苗氏“革命”作风
郑小强于2000年加入英利。在英利工作的九年时间,他先后担任硅片车间主任、研发中心经理、技术部主管工程师、设备部经理和生产计划部经理等职务。郑先生曾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
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先生说:“郑小强先生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具有丰富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并且对公司完整光伏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了解。我们相信郑小强先生将在新的职位上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他将带领我们的生产和技术团队进一步优化公司的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并不断巩固产品质量。”
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英利副总裁的郑小强曾参与多项光伏技术改造与项目研发,在他看来,英利这种创新氛围的形成,得益于企业给予失败最大的宽容。“用苗总的话说,就是‘失败了算我的,成功了是你的’。”
郑小强曾经告诉记者,自己曾经牵头搞的一个光伏研发项目失败了,100多万元打了水漂,当时整个团队都有些惴惴不安。但苗连生和公司高层对此并无责难,而是继续支持他搞下去。
“一套技术创新方案如果成功率有七八成,我一般就会毙掉。那叫创新吗?那叫模仿。”在苗连生看来,创新就意味着风险和失败,对失败的宽容,就是对创新的坚持。
李宗炜(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资本管理奇才 “足球营销”的发起人
李宗炜则是苗连生从普华永道高薪挖过来的。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和上海工商学院国际金融保险专业,并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证券交易员、中国注册期货交易员及国际教育学会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聘请的研究生校外导师。
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公司和纽约分公司供职11年。2006年加入英利之后,全面负责英利在纽交所上市的工作。目前任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首席财务官。同时担任优酷网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
2006年10月,曾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历练10年的李宗炜来到英利,成为这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新能源公司的CFO。当时正值英利集团第三次冲击海外上市,李宗炜的直接任务不言而喻。这同时也是一名空降兵融入公司的最佳时机。
由于上市结构的问题,李宗炜首先遇到的是会计准则不一致的难题。“中美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境外销售收入的核算项目、标准也大不相同。如没有统一共识,不仅会造成财务报表的失真,还会损害股东的权益。”加入之后,李宗炜一直组织内部人员进行财务报表的重新编制。上市之前,按照美国会计准则要求,英利出示了2004?2006年的财务信息,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小组的认可下,美国小组却认为英利的财务报表编制方式不妥,要求重新编制。李宗炜一方面与会计师事务所、承销商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凭借当初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知识储备,最终找到了让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目前英利一直采用中美会计双轨制。
对于李宗炜来说,会计准则不一致带来的问题远没有内部治理结构重组艰难。
“英利的起源是民营企业,其背景、管理模式和正规的美国上市公司迥然不同。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最难的部分不是框架程序的设计,而是怎么去执行,怎么把这些规范性的思想灌输到民营企业的各个环节。”李宗炜回忆当年结构重组时,甚是感叹。
李宗炜觉得那段时间过得很艰难。“经常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增加这么多东西,程序冗长,耗费时间;也有人认为,他从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按这套方法工作,公司发展的不错,而且就快上市了,过去的方法有何不对。”在重组过程中,李宗炜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沟通与交流,将“萨班斯法案”的要求深入浅出的跟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并将目前各流程存在的问题、风险及后果都分析出来。“推动整个公司流程的更新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很高的沟通技巧。”
尽管过程很痛苦,但强势的文化基因最终促使英利于2007年6月8日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而李宗炜也因此获得了英利内部员工的认可,大家对其决策能力的信任度大为提高。
“当时顶着双重压力,既要在公司内部顺利推行流程重组,又要重新编制财务报表现在回过头去看,都觉得当时的工作没有白做,努力没有白费。在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后,公司的管理越来越正规。”
2008年初,为解决该硅料提纯项目一期所需的25亿元资金,董事长苗连生将自己的全部股权作为融资担保。此次融资中,对方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的对赌条件,风险极大。然而就在2008年下半年,华尔街金融风暴使英利的股价一度从每股41.8美元下跌至每股2.3美元。同时,英利集团必须在对赌条约规定的时间内还清约定的1.5亿美元。英利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李宗炜再一次被委以重任,六个月内五次前往香港,与十几家债权人展开谈判。最终赢得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对赌之战”的胜利。李宗炜的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再次得到了肯定。
在2009年9月的一次飞行途中,李宗炜看到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新闻报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其光伏品牌的机会,一下飞机就跟苗连生沟通了自己的想法,由此促成了这次经典营销案例。在李宗炜看来,CFO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概念,而是一个以财务资金和投融资为中心,向外散发能量的节点,更多的为支撑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而服务。
王亦逾(首席战略官 ):英利的舵手 战略指挥家
王亦逾毕业于上海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曾担任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的高级审计经理和审计经理,具有10年的审计工作经验。2006年加入英利,在英利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市场营销和发展战略。现任首席战略官。
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去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今年光伏市场形势严峻,公司今年扩产计划不变,仍将按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近2GW产能,出货量则可以达到1.7-1.75GW。他并预计,今年公司的毛利率将回落至20-25%。
作为世界第四大光伏电池生产商,英利去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为1.06GW。王亦逾称,今年一季度后,尽管作为光伏最大市场的欧洲市场发生巨大变化,但公司的保定四期600兆瓦扩产计划和海南一期扩产项目100兆瓦扩产计划仍在如期进行。
去年最大的光伏需求增加国意大利突然放弃固有的光伏电价补贴机制,不再对电价补贴进行明确,引发市场对后市发展的恐慌。
王亦逾表示,全球光伏市场可能会在未半年内都进入一个较为缓慢发展的调整期。他预计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发货量,悲观一点估计可能只有17-18GW左右,乐观一点可能在20GW上下,可能略低于去年全球大约21-22GW的发货量。
尽管今年市场前景惨淡,王亦逾称,预计英利今年全年的毛利率虽不能像去年产业高速发展时达到33%,仍能达到20-25%左右。在世界前几大光伏组件供应商中,英利的毛利率一直较高。
王亦逾还表示,英利暂时不考虑并购其他厂商。目前,光伏市场前景不明朗正引发二三线光伏品牌的经营危机。有消息称,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光伏厂商正面临停产或倒闭的窘境。
在英利内部员工看来,这五人当中,王向东资格较老;熊景峰属于技术类型的高管,在光伏方面的技术精湛;郑小强负责生产管理,技术过硬;李宗炜则管理能力最为全面,而王亦逾最知道英利在特殊时期需要什么,丢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