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要闻]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挺进中国 行业或遭洗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0:0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扫描关注微信公号
  近日,全球光伏逆变器生产巨头SMA(SMA Solar Technology AG)宣布,已完成对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兆伏爱索”)72.5%股权的收购,将通过合资公司全面拓展中国市场。此消息一出,便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随着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逆变器产业近年来逐渐兴起,但整体看,行业发展时间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作为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巨无霸,SMA的强势进入,是否会引发国内市场残酷的洗牌呢?

  SMA强势进军中国市场

  赶在2012年年尾,全球光伏逆变器生产巨头SMA与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协议,确认收购兆伏爱索72.5%的股权。

  “在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们未能全面进入该市场。此次收购在SMA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我们有望成功打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并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对于这次收购,SMA的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 Urbon把话说得很直白,就是要借道兆伏爱索拓展中国市场。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光伏产业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SMA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逆变器制造商,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德国。在光伏行业深耕多年,SMA占据了全球逆变器30%左右的市场份额,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2011年SMA的销售额为17亿欧元,是中国最大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业合肥阳光电源(8.760,-0.02,-0.23%)股份有限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5倍左右,相对而言,其体量之大是中国同行业企业无法比拟的。

  而兆伏爱索是中国逆变器行业排名前5的企业,其产品范围从家庭用的小型光伏逆变器到兆瓦级大型光伏电站用的大型逆变器,2011年销售额约为2.5亿元人民币,产品出货量215MW。

  早在几年前,SMA的产品就进入了中国。但一方面由于其产品成本高,售价也贵;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光伏市场较小,尤其是其中很多政府招标工程项目及技术支持项目外资企业难以进入,因此,SMA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直难以打开局面,甚至一度几乎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容和中国企业的崛起,SMA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09年的40%逐渐下降到30%。去年9月,Pierre-Pascal Urbon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表示,公司宁愿丢掉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试图进入增长迅速但充满风险的中国市场。

  没想到,时隔不过几个月,SMA就大手笔地收购了一家中国排名前五的公司。看来,SMA似乎找到了在中国赚钱的诀窍。

  国内市场格局会否因此生变

  “我们很担心。”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波对中国商报记者说,SMA已经有30年的行业经验,而中国的光伏逆变器企业大都是最近四五年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因此,SMA的整体实力大大超出中国企业。现在SMA与中国排名靠前的企业联手,势必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尤其令张海波感到愤愤不平的是,SMA此前打着收购和联合的旗号,开出高昂的价码,跟很多中国生产企业洽谈合作,并以前期谈判和尽职调查的名义,要求这些企业提供自己产品的技术信息和商业合同等企业机密资料,把国内企业的家底摸了个透。

  “SMA到我们公司来过,双方实质性地谈了一下。既然跟兆伏爱索合作,为什么还到我们这儿来调查?”张海波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11月份,SMA应该已经定下来跟兆伏爱索签约了,却还开出比给兆伏爱索高出几倍的价格,找到冠亚谈收购。“我们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张海波愤愤地说。

  其实,冠亚并不是惟一遭遇SMA“玩弄”的企业。据专业人士介绍,作为一家在德国的上市公司,SMA操作这样一桩跨国并购应该需要3至6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SMA至少在2012年9月份已经和兆伏爱索有了明确的收购意向了。但去年9月至12月期间,SMA广泛接触了多家国内主流逆变器公司,商洽并购事宜,而这些公司并不知道SMA正在准备收购兆伏爱索。除了通过并购的前期谈判和尽职调查调查中国企业外,SMA还打着降成本寻找代工的旗号对国内很多家同行业企业进行了全方位摸底,全面掌握了中国逆变器行业的技术信息和商业秘密,为其日后对行业的全面控制打下了基础。

  “我们有不服输的感觉。”张海波说,好不容易国内市场起来了,跨国巨头就跑过来千方百计地谋划抢占市场,所用的手段令人不服气。他认为,SMA收购兆伏爱索会对行业产生很大影响。

  随着中国光伏市场的启动,国内光伏逆变器的需求稳步上升,近几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投入到该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由于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很难说清目前到底有多少企业在从事逆变器生产,但业内人士估计,大大小小的各种生产企业至少有上百家,其中,以小企业居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国内逆变器行业总的特点。

  相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而言,逆变器行业是少数几个还有利可图的产业环节。目前,逆变器行业排名靠前的主流企业一般毛利在30%左右,前两年会更高一些。由于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加剧,国内逆变器的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以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2010年,市场价格约在1.3元至1.5元/W;2011年市场价格还可维持在0.8元/W左右,但到2012年,价格一下子即跳水到0.6元至0.4元,仅仅3年时间,价格跌去了近四分之三。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预测,2013年,500KW逆变器的价格可能会跌至0.35元。

  基于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SMA在海外生产的逆变器价格通常比国内价格至少高出30%,这也是其难以打开国内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Pierre-Pascal Urbon表示,SMA将依托兆伏爱索在国内的市场基地,更迅速地拓展本土采购计划,有效控制全球采购成本,生产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这个合资企业,SMA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到中国国内的各种招标项目中,同时,接受政府给予的有关技术研发和政策等方面的补贴支持。可以想见,作为一个集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于一身的巨无霸,SMA的强势介入必然会在中国逆变器行业掀起波澜。

  不过,业内也有比较乐观的看法。“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SMA进来也很难保持盈利。” 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杜小豆对中国商报记者说,就技术而言,SMA的产品和中国产品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差别是在工艺上。与此同时,SMA虽然市场把控能力强,但按照德国企业严谨的特点,其决策流程多,因而决策速度也慢,在分秒必争的市场上,不一定能拼得过中国企业。况且,由于文化的差异,SMA能否尽快度过磨合期,经营好合资企业,也是个很大的挑战。

       来自:中国商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1-10-24 19:12 , Processed in 1.10850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