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要闻] 重组阴影下的无锡尚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07:51: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尚德目前仍在正常生产 最为核心的资产尚德P4工厂已被无锡政府接管


  “钱都去哪里了?”3月23日下午,尚德的一名一线工人反问记者。在他们看来,他们每天都在生产,怎么可能倒欠银行几十亿。就在几年前,在尚德上班还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时过境迁,现在的尚德已经积重难返,重组成为唯一的选择。施正荣,这个科学家一手创立了无锡尚德,也一手把无锡尚德带进了深渊……

  第一现场

  工作组进驻

  尚德仍在正常生产


  3月的无锡阴雨绵绵,无锡高新区的尚德总部大楼戒备森严,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早已陷入困境,欠债超过70亿元,正在等待着无锡国资系统的重组。近1万平方米的光电幕墙泛着蓝光,象征着这家企业曾经的辉煌。

  3月22日下午4点半左右,十几辆班车聚在尚德电力的东大门,等待着下班的员工。几车的警力在两百米外注视着,还有巡逻警力在周边的道路上徘徊。时间一到,尚德员工从大门鱼贯而出,登上各自线路的班车回家。这一切稀松平常,就像过去7年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一样。

  但此时下班的人心中都有些不安,公司破产重组的消息每个员工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家无锡名片级的公司会走到如此窘迫的境地。“从一个民营企业,又变成国企了。” 在公司任职的小刘调侃尚德的境遇。

  “有本事的早走了,剩下的也有不少开始找工作了。”因为业务的不饱和,小刘的不少同事开始轮岗,有些忍受不了自己主动离职了。而在去年8月,无锡尚德关闭了P2工厂,一次性裁员1500人。“当时就有工人因为赔偿问题围堵大门。”

  “钱都去哪里了?”一位尚德的一线工人反问记者。在他们看来,他们每天都在生产,怎么可能倒欠银行几十亿。就在几年之前,在尚德上班还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效益好的时候,公司鼓励员工买车,还提供金融支持方案,是个小领导都不坐尚德的班车。”

  最为风光之时,无锡尚德、一汽锡柴、小天鹅并称为无锡三大王牌。只是时过境迁,现在的尚德已经积重难返,重组成为唯一的选择。据记者了解,目前尚德仍然在正常生产,其中最为核心的资产尚德P4工厂已经被无锡政府接管。

  记者从无锡市委宣传部获得的最新消息,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了由会计和法律等机构参与的临时工作组,该工作组已经进驻尚德。尚德将面临成立以来最为严苛的一次清查行动。

  破产阴影

  国联重组

  拯救“大兵”尚德行动全面展开


  3月20日,无锡市中院裁定,对尚德实施破产重整。截至2月底,工行、农行、中行等9家债权行对尚德授信余额合计人民币71亿元。这家太阳能组件生产巨头在需求不振、海外反倾销、战略失误等诸多因素打压下,命悬一线。

  同一日晚间,无锡尚德公告称,国联期货董事长兼国联发展公司财务部经理周卫平已担任尚德总裁,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并与首席执行官金纬、董事会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这意味着,拯救“大兵”尚德的行动全面展开,派出的小分队是无锡国联牵头的无锡国家队。“国联被称为是无锡的钱袋子,几十亿的债务对国联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拯救尚德。”了解接盘事宜的无锡某官员告诉记者。据资料显示,至2011年底,无锡国联集团拥有全资控股企业75家,总资产426.3亿元,净资产143.7亿元,管理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达1424亿元。

  对于无锡政府,无锡尚德现在是敏感字眼,更是烫手山芋。“早在去年尚德要求政府施救时,政府内部就有分歧。一部分人认为,现在光伏业看不到希望,一旦接手后每年亏损几十亿,到时候如何收场,政府手不能伸太长。另一部分则认为要考虑数万工作岗位,要考虑尚德名片作用,要考虑无锡光伏产业的未来。”

  最后无锡政府提出了折中方案,政府施以援手,但需要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用个人所有财富进行担保。但这种方案遭到了施正荣的拒绝,施只想让无锡尚德破产,保住上市公司尚德电力,这样就可以甩掉债务包袱。“政府领导听到施正荣的方案,几近震怒。施博士不想共进退,这是政府不能接受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无锡政府、贷款银团开始酝酿没有施正荣的营救方案。“最后银团的意见,尚德不能倒,但施正荣并不一定必须有。” 目前,施正荣个人及家族信托D&M科技分别持有尚德电力30.2%及29.4%的股份。尚德电力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股权。但因为巨额负债,现在的尚德已经是债权人说了算了。

  重组展望

  破产重整不等于破产清算

  无锡尚德能否摆脱困境


  在今年1月份,国联为主的国资就已经被选为接盘者,破产重整的方案随后被上报江苏省。在此期间,施正荣尚德电力董事长的帽子被董事会强行摘下。施正荣不服,抛出董事会非法罢免的强硬言辞,但于事无补。

  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的命运拖到3月20日才正式宣布。所谓破产重整,类似美国破产保护,是指债务人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债务人需提出一个重组方案,就还债期限及股东利益作出安排,经法院确认债务人仍可继续营业。

  “这种方式和破产清算的最大区别在于,破产清算就是分家当,而破产重整意味着债权、债务双方依然试图挽救公司,资产和品牌都予以保留,让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造血能力。”无锡工行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也希望无锡尚德通过重组摆脱困境。”

  对于无锡尚德而言,牵头重组的无锡国联也并不是陌生人。2000年时,施正荣还只是一个顶着博士头衔的技术人员,当时他拎着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四处找投资,但处处碰壁。“那时国内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没有了解,地方政府也不敢贸然投资,不少人甚至以为他是骗子。”

  后来施正荣遇到了无锡原经委主任李延人,这是施正荣命中的一大贵人。因为李延人的穿针引线,施正荣的光伏产业梦最终变成现实。第一批800万美元的投资中,无锡国联、小天鹅等都参与了凑份子。

  如果从情感角度来说,无锡国联对施正荣个人没有太多好感。尚德获得成功后准备在纽交所主板上市,但此时的施正荣却要求国资退出。无锡国联曾经试图游说,希望通过第三方代持的方式保留股份,以便在上市后能有一个更高的回报。但施正荣坚决不允许,无锡地方政府也站在了施正荣一边。

  国有股东被迫退出,高盛、英联、法国Natexis、尤科、西班牙普凯等多家海外机构得以顺利入股尚德控股。“(施正荣)能共患难,不能齐享福,小算盘打得太精明。” 一位当年入股尚德的地方国企高管告诉记者。

  原因追溯

  错判多晶硅行情拖垮尚德


  现在发生的四年前就应发生?

  无锡尚德是否真正能够“大而不倒”,现在还无法判断。但目前大多数人都认同,如果当年不搞这么大,可能就不需要面对如此之大的烂摊子。

  2006年,因为太阳能组件需求暴增,加上国内公司的不断哄抬,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价格开始暴涨。国内的一些太阳能企业选择向上游拓展,自建多晶硅项目;而施正荣为了锁住成本,选择了签订长期协议,其中同美国MEMC签订的多晶硅协议长达十年,供货价100美元/公斤。

  2007年,多晶硅的价格从100美元/公斤涨到了300美元/公斤,黑市接近400美元/公斤。施正荣还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沾沾自喜,在国内其他竞争者被原料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无锡尚德早早地控制住了成本。他借机进一步扩大产能。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迅速打破了整个市场的虚幻憧憬,多晶硅价格暴跌,施正荣被他的长期供货订单套牢,资金链紧张,被迫进行裁员。如果不是时任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亲自出马,施正荣很难在当年拿到银团的30亿贷款。“实际上,尚德现在发生的一幕四年前就应该发生了。”

  “他判断多晶硅价格10年内不会低于100美元。”一位尚德离职技术员工告诉记者,施正荣的许多投资决策也基于这一判断。因为担心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施正荣2007年决定在上海开建非晶硅薄膜生产线,耗资超过2亿美元。

  到了2011年,多晶硅价格跌破50美元/公斤。“当其他公司从市场上采购便宜的原材料时,尚德不得不继续按长期协议价购买,最后坚持不住,又付出了一大笔违约金解除协议。” 2011年,尚德花费2亿美元的代价解除了与MEMC的长期协议。同时,多晶硅价格的不断下降让制造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优势荡然无存,施正荣又只好停掉非晶硅生产线,改生产多晶硅电池,这一折腾让他最少损失5000万美元。“在中国太阳能薄膜科研领域,他是教父级人物,但在商业方面,他的决策经常多变。”一位泉州的太阳能企业主告诉记者。

  财经观察

  光伏产业需要顶层设计


  某种意义上说,施正荣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

  “国内太阳能企业面临如此困境,政府也脱不了干系,各地太阳能规划一哄而上,真正应了那句话,中国人要什么什么贵,中国人做什么什么贱。”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这几年同行业的竞争惨烈。

  从产业角度,中国光伏产业看似高科技行业,实际上就是一个来料加工。“太阳能产业是明显的"两头在外"的行业,一方面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产品低价销往国外,利润越来越薄。但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使得大量资金跟风投入,中国光伏产业一片繁荣景象。”

  2001年全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年产能不超过2MW,而到2008年这个数字则超过了20GW,扩大了约1万倍之多,更为惊人的是这个数字到2011年则扩大到了2万多倍,也就是约50GW。这种爆炸式扩张的恶果不久就显现。

  随着国外需求乏力和海外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业从2011年起进入困境。“中国很多制度方面的东西没有跟上,一直到行业不行,才想着来拯救,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一名无锡尚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几年之前,光伏企业就开始极力游说政府,要求提高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以便能够推动国内市场的销售,但由于势弱力微一直无果。直到地方政府开始游说发改委,这一进程才加快。但从目前来看,形势依然不妙。根据今年两会后公布的上网电价征询意见稿,发改委有意降低补贴力度,从原先1元/千瓦时根据区域不同分别降低。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向光伏行业。“国外双反,国内冷淡,光伏企业的苦日子还没有尽头。”

  人物再现

  书生老板施正荣


  施正荣1963年出生在江苏扬中市,一路成绩优秀考入吉林大学、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后被公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在新南威尔士大学里,他师从著名科学家马丁·格林。1991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此后便在澳大利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因为看好太阳能组件市场,施正荣2000年卖掉了自己在澳大利亚的所有家当,带着40万美元回国创业。

  在众多会见的地方官员中,只有无锡官员愿意给他全方位的支持。但万事开头难。最艰难时,尚德两个月发不出工资,靠股东担保、银行贷款才渡过难关。更让施正荣感到无助的是,自己从澳大利亚请回来的嫡系技术人员因为看不到希望,相继离开。

  改观发生在2002年。当年9月,借助无锡政府的支持,尚德在无锡建成了第一条1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4年的总和。这一产能的扩张赶上了全球太阳能产业飞跃发展的时机。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尚德踩对了所有的点,2002年起步,2003年亏损,2004年盈利,2005年上市。”一位行业研究员表示。

  得益于尚德电力的上市,施正荣凭借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2006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施正荣在公司上市后对朋友说。

  在施正荣的办公室里,有一排荣誉墙,施正荣把它叫做“虚荣墙”。他显然非常享受被人围捧的感觉。施正荣曾经对自己的高管说过,他希望尚德是一个3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具有高大、英俊、强壮,有责任感,开放且有活力这样的特质。“这看起来更像是对自己公众形象的描述。”业内人士评论施正荣,平时爱喝红酒、听歌剧,在中国也习惯用英语跟人交谈,他希望自己和尚德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种“完美的形象”。有人因此抨击他过于关注面子,施正荣不以为然,反问,“有谁不爱面子呢?”

  “施博士学者气太盛,把在中国做企业想象成硅谷创业。他虽然在尚德提倡海外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但在他心里,他还是偏爱履历精美的海归"高富帅",经常空降海外高管,搞得公司本地、海外经理人常年缠斗。”业内人士评论尚德,在决策效率上,尚德的效率是其他业内公司的一半。总之,在管理上,施正荣毁誉参半。

  在尚德发展阶段,他建立了多家关联公司和尚德做生意,这也是他现在备受诟病的一个原因。“在此之前,他一直阻止(政府)进入公司查账,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随着无锡国联的深入,尚德多宗关联交易将会得到彻底清理,等待施正荣的可能是另一个挑战。 本版文/本报特派无锡记者 范辉

  施正荣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CEO

  尚德大事记


  2001年

  无锡尚德由太阳能光伏科学家施正荣博士在无锡创立,从事光伏电池与组件生产

  2005年

  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公司”,并在纽交所上市

  2006年

  尚德电力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施正荣以23亿美元财富,成为当年中国首富

  2013年3月18日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院递交破产重整申请。据介绍,截至2月底,无锡尚德本外币授信余额已达71亿元

  3月20日

  无锡市中院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9-11 02:45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