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要闻] 光伏幕墙渐热 巴菲特投资背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3: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扫描关注微信公号
  就在今年三月,巴菲特旗下的工业MITEK集团收购了制作幕墙的本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巴菲特的投资背书让幕墙行业的投资前景显得更为明朗。

  在幕墙行业之中,具备发电功能的光伏幕墙也格外引人注目。因为2010年我国既有的城乡建筑面积多达450亿平方米,其中99%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因此建筑节能新建和改造前景十分广阔。

  兼顾采光发电需求

  光伏幕墙通常是将光伏组件放在两层玻璃之间而形成的幕墙材料。除了发电特性外,与其他幕墙有着相同的建筑特性。

  据记者了解,目前光伏幕墙有两种主要的技术模式。一种是晶体硅材料幕墙,一种是非晶硅材料幕墙。前者的光伏组件是多晶硅或单晶硅材料,优点是光电转换效率高、安装尺寸小、生产材料和技术都较为成熟。但缺点在于幕墙透光性不好,在高温和弱光条件下表现较差。

  早期发展的光电幕墙是光电屋顶在幕墙上的延伸,但幕墙立面较屋顶有更高的采光和美学标准,因此对原有的晶硅材料就提出了更高的透光要求。

  相对于晶体硅幕墙,非晶硅目前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且光电转换效率低于晶体硅材料,但非晶硅幕墙所采用的光伏组件—薄膜电池本身透光性较好,而且在高温和弱光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相比晶体硅幕墙组件外观颜色单一,非晶硅幕墙组件能更好地与建筑物立面融为一体,不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也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热点。

  另外,中国各地光照条件不一,早先的光电幕墙主要是通过墙面倾斜设计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发展到现在,也可以根据薄膜电池较为柔韧的特性直接通过在玻璃夹层内倾斜式镶嵌来实现最大光照利用。

  位于长沙的中建大厦就是一座应用薄膜光电幕墙的建筑。其顶部的玻璃幕墙中,有非晶硅薄膜电池呈百页状嵌入玻璃中。较窄的百叶式设计,使得薄膜电池能实现更大的倾斜角度,也不影响室内采光和室内往外眺望的视野。

  中建五局首席工程师、科技部副总经理李水生对本报记者称,这座自主设计的光电幕墙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年发电约10万度,可基本满足整个中建大厦公共部分照明用电。

  政策依赖仍较大

  目前我国建筑幕墙的年使用面积突破7000万平方米。在李水生看来,如果光伏幕墙能达到10%的推广面,年产电就相当于10座中型火力发电站,并可减少CO2的排放量约400万吨。

  从行业内部来说,随着传统幕墙行业恶性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率摊薄,门槛降低,高端光伏幕墙已经成为幕墙产业内部转型的方向。

  幕墙行业的领军企业中航三鑫(002163,股吧)早已将光电幕墙作为主要转型通道之一。位于珠海的兴业太阳能也逐年将业务重点传统幕墙业务转向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而后者的毛利率几乎是前者的一倍。根据兴业太阳能的财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兴业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的收入占比已由去年同期的39.5%增至48.1%。

  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光电幕墙目前推广的范围仍十分有限,李水生认为原因在于开发商对光电幕墙的成本还未能完全接受,而且整个行业受国家光伏补贴政策影响较大。

  一般而言,普通幕墙加装光伏组件后的造价是原来的两倍左右。李水生介绍说,早先政府为鼓励光伏建筑发展,对于光伏建筑的补贴采取总投资额计算的方式,补贴额约为幕墙加装光伏组件所增加成本的一半左右,但现在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后政府的补贴也在下降,所以现在中建自产的幕墙加装光伏组件所增加的成本仍在1300~1400元/平方米,而发电收益的回收期在15~16年,所以开发商并不愿意为这么长的回收期而选择光电幕墙,整个行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性仍比较强。

  在今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家继续鼓励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结合建筑节能加强光伏发电应用,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但是,具体的支持细则目前仍需政府进一步明确。

  在政府政策支持之外,李水生也建议光伏幕墙企业能尽快发展出光电光热产品,因为仅靠目前较低的光电转换效率将太阳能用于发电其实丧失了对大量光热能的利用,而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则能大幅减少建筑能耗,也能提高开发商的使用兴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18 01:33 , Processed in 1.18750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