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开始,危机就像咒语般笼罩着整个光伏产业。企业亏损、项目停产、国外“双反”、债务违约……曾几何时,国内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如今却与“危机”二字形影不离。 不可避免的是,一边是整体市场的低迷,一边是高额债务的压顶,光伏产业的危机也直接影响到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 中行相关负责人今年年初曾表示,该行2012年光伏贷款不良率已超过20%。同时透露,今年对光伏产业这类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给予特别关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银行普遍对光伏企业贷款采取压缩、限制规模或者停止的态度。 就在光伏产业陷入危机无力自救时,7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宏源证券(000562,股吧)研究员王静认为,《意见》内容极为细致,除了未明确光伏电价补贴标准,对国内光伏终端应用市场启动需要明确的政策逐一细化,因此是重大行业性利好。 种种迹象表明,政策利好令光伏产业赢得再造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光伏产业采取何种态度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政策导向: 从“重供给”到“促需求” 对于光伏产业未来的前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业发展来看,光伏代表了未来电力发展方向。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也让其具有优于水力和火力发电的优势。 光伏产业的发展显然不能再走一味扩张的老路。采访中,一些专家向记者表示,《意见》从目标、市场、技术、规范、并网、资金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对光伏行业发展的要求和解决方案,这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确光伏产业政策,内容全面、具体,可执行度高,多处细节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分析认为,《意见》的亮点在于:一是着力于培育光伏国内应用市场。新政策明确,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比“十二五”规划中的2000万千瓦的市场容量增加了75%。二是将抑制新增产能和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三是明确了光伏产业电价补贴年限,有利于各方形成稳定预期,引导各方资金参与。政策的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产业管理思路由此前的“重供给”转向了“促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发展。 减少供给似乎成为光伏产业摆脱危机泥潭的必要步骤。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不论是在现在的客观竞争环境下或是技术要求及政策导向下,短期内完全新建的光伏项目(除了现有企业的扩产)将几乎会停止,现有产能也将逐渐整合,行业的供需关系将持续得到改善。 银行支持: “保”与“压”进一步明确 6月1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明确要求“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 郭田勇向记者表示,一边是行业暴露的高风险,一边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到底如何支持光伏产业,目前银行还很为难。同时他也提出建议,在选择客户上,银行应该选择一些有潜力、研发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支持,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然而在实践中,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辨识及选择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即便是龙头型企业,也存在较高风险。就在今年年初,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被依法裁定破产重整。尚德的教训或将迫使银行在支持光伏企业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作为新兴产业,光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帮助。有业内人士更是表示,未来银行对光伏的态度,仍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态势。那么银行应如何支持光伏产业? 内蒙古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意见》中提到“金融机构要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优做强,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有信誉的光伏制造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根据光伏产业特点和企业资金运转周期,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信贷准入可达标的原则,采取灵活的信贷政策,支持优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支持技术创新、兼并重组和境外投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对于银行来说,指向性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从《意见》中,一些专家也看到银行支持光伏企业的突破口。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华泰证券(60168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向记者表示,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对于国家禁止建设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光伏制造项目以及盲目扩张产能的项目,银行应不予贷款或进一步压缩原有贷款规模,而对企业的重组并购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金融风险 如影随形 光伏产业带来的金融风险就在眼前。7月1日,天威保变(600550,股吧)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两笔贷款发生逾期违约。而据记者了解,作为光伏行业多晶硅龙头企业的天威硅业一个月内已经连续三次出现贷款违约行为,违约金额超过2亿元。而在此之前,天威硅业巨亏3.5亿元,负债率高达7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曾公开表示,由于欧美市场的双反调查、中国对欧提出多晶硅双反调查、国内对光伏产业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目前光伏产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直接从行业退出、在国外设厂、行业链条整合,国内的光伏企业将要面临着这三个选择。”他说。 然而无论是三条路中的哪一条,银行都将面临承受损失风险的可能。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正是由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银行对光伏产业的不良贷款才采取“保”的办法。例如,对于部分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银行默许可以借新还旧,到期中长期贷款可以转为短期流动性贷款等。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令光伏企业维持生存,但另一方面,也导致银行有限的信贷资源被挤占,银行盘活存量的难度较大。 《意见》中,“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引人关注,然而财政补贴犹如一把双刃剑,部分企业对补贴的过度追求也给银行带来风险。有专家就向记者表示,实践证明,偏重于投资生产环节上的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刺激了企业扩大规模,还会吸引更新投资者进入,容易形成供给旺盛甚至过剩局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某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财政补贴是政府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我国目前财政补贴主要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新能源企业。然而有些企业名义上利用光伏自助发电用于企业的生产、加工,但实质上是骗取贴息贷款和财政的无偿补助,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也给银行贷款带来风险。 对此,李佩珈认为,光伏产业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序竞争过度、过度依赖外需造成的相对供给过剩等,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导向,通过刺激需求来改善。而在此前,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主要采用的是出口退税、技术产业资金支持等“供给管理”措施,此次《意见》表明,重点放在国内需求培育和需求端补贴。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5-1-10 16:16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