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在新能源竞争的尖端领域,有一个业界公认的一美元定律,谁能把并网发电商业成本控制在一美元之下,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美国公司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它用了30年的时间,把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0.75美元。 2011年2月,生产低压电器出身的中国民营企业正泰在杭州透露,由中国制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全套流水线生产装备进入调试阶段,今年4月可以投产。 “在进入市场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中,我们的热转换效率是世界尖端水平,达到了10%。”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更激动人心的是,并网发电成本已经降到了0.75美元,最保守估计3年之内可以降到0.65美元。” “我已经看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低的曲线!”南存辉说。 这条曲线,是南存辉和来自世界各地加盟这个民营企业的近两百名博士眼中,太阳投射出的最美丽的彩虹。 南存辉戏言,生产低压电器,是件辛苦活,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60名工人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18亿人民币。 23日,在钱塘江边正泰太阳能公司总部,一面世界上最大的薄膜电池太阳能光电幕墙内,南存辉讲述了正泰集团这五年的嬗变。 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所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4,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占据的是炼硅这一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光伏产业链最低端的生产环节。 南存辉认识到,把能耗和污染留给自己,把清洁能源出口给别人,这肯定不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不符合未来新能源产业的真正方向。 新能源竞争的关键在技术,技术的关键在人。南存辉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中的作用。 为他的诚意和梦想所动,在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拥有18项专利发明的杨立友来了,国家863项目“重大半导体设备研发”学术带头人丁健来了,美国能源部顾问沈志勋教授则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了正泰的首席科技顾问。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失业潮,南存辉逆市抄底,网罗了两百多名“海归”。 在美国,尖端能源领域是大财团的资本游戏,对于来自中国温州,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起家的中国企业家来说,一条流水线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更像是一场赌博。 “我干企业27年,从来没有像最近这5年这么惊心动魄过。”南存辉说,“专家们提出一个方案,我一点头,几个亿就出去了。”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正泰的第一代100兆瓦的多晶硅电池生产线刚刚上马,把厂房刚建起来、员工培训好、设备安装好,订单一下子全取消了。 董事会经过评估,仍然坚定上马光伏电池不能动摇。集团财务调集了二十来亿的资金,随时准备支持太阳能公司。 南存辉说,很多人问,我赚的钱已经吃不光用不光了,为什么会想到去赌太阳能,万一把全部家当都赔进去怎么办?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不止一次地想,这么多人追随着我,我手中有别人没有的资金和资源,我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南存辉说,“我觉得太阳能光伏这件事,是在为人类,为子孙后代做事。” 在这种坚守之下,今年1月,首台“中国造”代表国际尖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在正泰下属企业成功下线,打破了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进口装备耗资1亿多美元,正泰自己研发的国产设备可比使用进口设备节省50%的成本。 随着设备成本的下降,利用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来发电,基本可以实现每千瓦时并网电价0.75美元的目标,与目前的火电发电成本持平。 “只有看到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光伏发电才能真正成为替代现有发电方式的清洁能源。”南存辉说。 “电影《阿凡达》里有一句台词,我很认同,一切能量都是借来的。”南存辉说,“我现在思考的,是怎样把借来的能量还给社会。”(记者章苒、段菁菁)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5-1-10 11:02 , Processed in 1.04688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